“鈞瓷”“洛陽牡丹”入選國家第二批地理標志 運用促進重點聯系指導名錄
日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第二批地理標志運用促進重點聯系指導名錄,我省“鈞瓷”“洛陽牡丹”入選。
作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推進鄉村振興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國家知識產權局于2021年7月19日***啟動地理標志運用促進重點聯系指導名錄推薦遴選工作,經過兩批推薦遴選,目前我省已有“信陽毛尖”“汝瓷”“武陟大米”“鈞瓷”“洛陽牡丹”五個地理標志入選。
近年來,河南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出臺文件方案,加強對我省地理標志運用促進工作的整體謀劃,聚焦優勢地理標志開展產業培育,實施推進地理標志惠農工程,地理標志在構建特色產業體系、助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在“信陽毛尖”帶動下,信陽茶產業總產值已達150億元,擁有***商標8個,茶業從業人員120余萬人,茶產業既是老區人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來源,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發展理念在河南的生動實踐。我國五大名瓷中的“鈞瓷”“汝瓷”在推動瓷器產業生產加工鏈條延伸,促進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有機融合、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方面走出了一條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鈞瓷”擁有有效***500多件,電視連續劇《紅色鈞官窯》持續熱播,禹州市2022年首批獲批國家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地理標志類試點縣;平頂山市深入推進汝瓷文化傳承保護和產業培育發展,建設特色汝瓷小鎮,成立汝瓷研究院,建立汝瓷博物館,通過打造集創意研發、生產銷售、文化體驗、旅游觀光為一體的產業鏈條,傳承汝瓷燒造技藝、弘揚汝瓷文化、提供就業崗位、助力鄉村振興。“鈞瓷”“汝瓷”在創造30多億元年產值的同時,作為厚重河南的文化代言,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知識產權年會、香港國際授權展、央視《焦點訪談》等重要展會、節目精彩亮相,已成為守正創新的華夏文明與世界各國聯結互動的文化載體。“洛陽地脈花***宜,牡丹尤為天下奇。”洛陽通過產業聯動傾力打造“洛陽牡丹”品牌,以特有的古都文化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35天的洛陽牡丹賞花期為洛陽帶來了177.13億元的旅游收入,“洛陽牡丹”已成為城市之花、產業之花、富民之花。
為守護地理標志品牌特色,彰顯特定地域文化精神,我省入選國家重點聯系指導名錄的地理標志地方立法工作也正在有序推進,《信陽市信陽毛尖茶保護條例》《洛陽市洛陽牡丹保護與發展條例》已提請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平頂山市汝瓷文化保護發展條例》也已進入立法程序。
下一步,我省將對列入國家地理標志運用促進重點聯系指導名錄的地理標志進一步加強工作聯系,在業務指導、政策扶持、資源對接等方面給予重點傾斜,在試點示范、宣傳推廣、項目實施等方面予以優先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