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來了,養生保健做好“四方面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訊(記者孫駿通訊員張鑫)10月23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霜降是秋季的***后一個節氣,意味著天氣漸冷、露水凝結成霜,冬季即將開始。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中醫內科主治醫師封慧提醒大家,霜降后不僅要注意自身保暖,還需逐步改善飲食以迎接即將到來的冬天。
早臥早起、與雞俱興
霜降前后,晝短夜長,自然界陽氣開始收斂、沉降。古人指出,“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因此要注意調整睡眠時間,早睡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達。
適當運動、微微出汗
霜降時節,可堅持適宜的鍛煉,調養肺氣,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但應循序漸進,不可過度運動。年輕人可選擇登山、踢球、健美操等運動;老年人則可選擇廣播體操、太極拳、太極劍等。早晚氣溫偏低,***好等太陽出來或比較暖和的時候,再出門鍛煉。且每次運動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注意動靜結合,不宜過度勞累,更不可經常大汗淋漓,使陽氣外泄,傷耗陰津。
注意足部保暖
日常生活中應當注意防寒保暖,早晚出門要適當添加衣物,尤其不能忽略了腳部的保暖,因為腳是十二經絡的重要起止部位,足三陰經和足三陽經的交匯點就在腳上,同時由于腳部離心臟較遠,血液流通較少,所以對溫度的變化非常敏銳,尤其對于寒冷的刺激較為敏感。因此要做好腳部的保暖,除了穿松緊合適的襪子、柔軟透氣的鞋子之外,也可使用溫水泡腳的方式來促進血液循環,保證腳部溫暖。
對于秋冬季節常常鼻塞不通的人群,可以常揉迎香穴,宣通鼻竅。
飲食宜溫潤
霜降雖然已是深秋時節,但燥邪并未完全消退。對于肺臟虛弱的人群來說,仍要注意預防涼燥帶來的危害。而咳嗽就是秋季肺氣受損***常見的表現,表現為干咳少痰、咽干鼻癢等癥狀。中醫治療這個時期的咳嗽以溫而不燥、潤而不涼的原則為主,以免損傷人體津液。因此飲食中可多進食一些性平或微溫的食物,同時不要因為外界氣溫較低而進食辛熱燥烈的食物。這些食物雖然能夠抵御寒冷,但是會助長燥邪,損傷人體津液。常見的平和溫潤的食物有糯米、高粱、玉米、豇豆、扁豆、白菜、芥菜、胡蘿卜、百合、山藥、山楂、桃子等。此外,還有三種食物也非常適合霜降前后食用,包括柿子、栗子以及白蘿卜。
柿子味甘、澀,性寒,有清熱潤燥、養肺化痰、止渴生津、軟堅、健脾、止血等功效,可以緩解大便干結、痔瘡疼痛或出血、干咳以及咽痛等病癥。
栗子性味甘溫,具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功效,是霜降后的進補佳品。它能夠防治因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腰腿不利、小便增多以及脾胃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同時也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和御寒能力。
蘿卜有順氣、寬中、生津、消積滯、化痰熱、散癖血的功效,可治療食積脹滿、痰嗽失音、***、消渴、咽喉癢痛、痢疾和頭痛等。
除此之外,霜降還意味著一味草藥的成熟——桑葉。桑葉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療風熱感冒、肺熱燥咳、頭暈頭痛、目赤昏花等病癥。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網絡轉載,如有版權問題,請與網站聯系人聯系
網址:http://www.jl183.net.cn/
- 上一篇:血瘀體質的人養生方法有哪些?
- 下一篇:藥品批發零售企業定義